心理学家谈青少年心理问题:不能简单看待孩子的异常表现 |
青春期心理危机的干预,不仅仅是孩子出现严重问题后如何干预,还包括如何前行,包括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包括心理训练。3354李先云
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备受外界关注。
医院,回龙观的心理学家李先云发现,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一些孩子有强烈的自杀倾向。影响因素往往是复杂的:敏感的性格、自我价值与成就的捆绑、人际关系的不和谐、老师的贬损言论、亲子矛盾、疫情的影响……
李先云认为,对孩子的心理干预需要往前走,家长和老师要学会识别心理问题。
谈 现状
青少年心理问题近年呈增多趋势
新京报:近年来,关于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多。很多人认为这个问题越来越严重了。专业上怎么看?
李先云:没有整体的数据支持,但是从我们的临床经验来看,确实有增加的趋势。
新京报:原因是什么?
李先云:有些是一直存在的,有些和我们社会的变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
问题总是存在的,包括父母在教养中的一些不当言行,如不正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打骂孩子,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否定和贬损言论等。
与社会变化有关的新问题,包括沉重的学业压力、过度关注成绩、处理问题的方式不正确等。比如有的孩子一旦考不好就会非常努力,有的一天就睡三四个小时,牺牲了所有娱乐运动.的时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很多在外留学的孩子不得不在家上网络课,昼夜颠倒。他们中的一些人会沮丧,无精打采,昏昏沉沉,没有动力。中国的孩子也是这样,家里封闭,生活不规律,和父母矛盾多,心理的压力也大了。
过去经济社会没有发展到一定程度。即使存在问题,家长、学校、医院、社会都缺乏应对能力,人们的观念也不够成熟,无法关注这个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生活质量,包括儿童心理健康,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寻求帮助。随着信息的快速传播,只要发现一个自杀事件,大家很快就会知道,这就导致模仿自杀的现象增多,同时也会造成一种类似事件在增多的感觉。
谈 成因
成因复杂多样 非单一事件催生
:这群青少年有什么特点?
李先云:青春期,孩子体内的雌激素和雄激素开始发生变化,导致身体进一步发育,情绪出现波动;从心理特征来看,孩子已经进入了展现个性的阶段。虽然他们还没有长大,但是他们开始对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理解,他们也希望表现出自己的成熟。有些孩子会有偏激的思想,如果引导不当,会影响心理健康。
新京报:你们接到过类似的案例吗?
李先云:对,比如一个孩子有抑郁症,性格有问题。他的思想很极端。比如他看到有人在街上遛狗却不清理狗粪,就认为这是道德沦丧,不可原谅的,就想把这些人抓起来砍倒。这和他的成长经历有关。他的父母在抚养他的时候,往往用更极端的方式对待他,训斥、批评、惩罚他。他本人很善于思考。从小接触了很多哲学、社会学的书籍,也接触了很多负面信息,形成了一些与主流不符的价值观。他根本不相信人类。他认为人们在交易关系。他是佩西
李先云:一个孩子的自杀是一个巨大的悲剧。每个人都想找出原因,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自杀往往是多因素的,而不是单一事件的结果。
有生物因素,比如基因缺陷。还涉及到心理因素,比如情绪冲动,看待问题偏激,不愿意向外界暴露弱点。这种性格因素往往与长期的家庭教育有关。比如某个因素,比如学校作业,看得太重了。在这方面受到挫折后,有些孩子会否定自己,否定未来。社会因素可能是最近的一些不良事件,与
如人际冲突或者学习成绩、排名不如意。往往是这三个方面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促使一个人走向了自杀之路。比如特别重视学习成绩的孩子出现了成绩波动,有的会放大事情的严重性、放大自己的缺陷,对人生失去希望;特别在意人际关系的孩子,好朋友突然不理了,有的会痛苦一整个学期;青春期性激素增加,会出现性欲、性想象,一些孩子对自己的道德要求非常高,会谴责自己,也不和别人沟通;遭遇性侵犯与性骚扰;校园霸凌,来自同龄人的恶意伤害,或者过度玩笑,比如男生之间有的会玩闹似的出现性骚扰的行为,一些孩子会因此受创;发现自己同性恋的特质,无法自我接受等等。
新京报:当孩子出现自杀冲动,一般会有哪些表现?
李献云:出现自杀相关的表达;出现情绪变化,更加忧愁、不爱与人接触和交流;言行出现异常,有一些孩子变得更加特立独行;抑郁的相关症状,如失眠、失去兴趣等等。
新京报:听上去大多非常普通。
李献云:对,让孩子受创的事情、孩子们的异常表现,除了一些极端情况外,很多事情看起来就很平常。可是孩子的生活就是由这些平常的事情组成的,很多大人都不当回事,觉得这没有什么,都是小事,容易简单化处理,对一些个性敏感的孩子来说就容易引发问题。
谈 应对
心理干预需关口前移 落实心理健康教育
新京报:应当怎么介入?
李献云:当出现类似的情况,不必马上干预,但要能够识别这些异常,注意观察,如果孩子自己恢复了,那就没大问题,如果变化明显,就需要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困扰,帮他们解开心结;如果还没有作用,应当向学校里的心理老师求助;进一步应当向医院寻求专业帮助,切忌讳疾忌医。
新京报:其实做起来不太容易,一些大人自己可能都存在心理问题,也不认为这些是问题,更不会主动处理。
李献云:没错,真正做到是有难度的。门诊里经常碰到一些孩子,反映学校老师曾说过的话,譬如“这是笨蛋都会做的事情”。他们对这样的话语很反感、很受伤,但老师觉得这是寻常话,没有意识到这样的表达对孩子可能造成的伤害。所以老师需要对自己的言行有觉察才可能改变,也需要通过学生或同事了解自己的哪些日常言行不恰当、是需要改变的,才有可能学着改变。一些学生家长在这方面的问题往往更严重。
因此对青少年心理危机的干预,不光是孩子出现严重问题后怎样介入,一定要关口前移,其中就有对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包括提供心理方面的培训,让他们能够识别孩子与自身的心理问题,了解不同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特征,知道如何处理,同时也教会孩子,当面对困难时可以如何求助。
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落到实处,不沦为一种形式,也值得我们深思。一些学校开设了心理课程,但可上可不上,只是应付教委;一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咨询室,但孩子没有信任感,觉得说什么立即会被上报给班主任、学校,也没有发挥作用。
我始终觉得,教书育人不仅是培养人才,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健康快乐,有照顾自身的能力。哪怕一个人很优秀,但生活不幸福,给社会痛苦地做贡献,这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12356!“没事儿”热线如何解“心事”? (2025-01-07)
- “12356”热线来了!如何判断焦虑抑郁情绪是否成为病态? (2024-12-26)
- 临近开学如何做好心理准备?专家来为家长和孩子支招 (2024-08-28)
- 专家呼吁构建职场人群心理健康支持体系 (2024-07-19)
- 浙江多方合力 共话青少年心理健康“最优解” (2024-06-25)
- 五部门启动困境儿童心理健康关爱服务主题活动 (2024-05-30)
- 算命app排行榜前五名 算命app哪个好用? (2024-03-22)
- 谨防节后焦虑加疲劳 专家建议关注心理健康 (2024-02-05)
- 专家:儿童抑郁症≠成人抑郁症 或诱发嗜睡症状 (2023-10-11)
- 聚焦世界精神卫生日:促进儿童心理健康 共同守护美好未来 (2023-10-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