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JAMA子刊:中国村医立大功!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由村医主导的控压措施,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发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JAMA子刊:中国村医立大功!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由村医主导的控压措施,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发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JAMA子刊:中国村医立大功!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由村医主导的控压措施,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发病和全因死亡风险

来源:奇点糕 2024-06-25 09:59

结果说明,无论是年轻高血压患者,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由村医主导的多方面强化血压干预模式,都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

时隔一年之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团队带着最新的研究成果,又登上顶刊了。

近日,他们基于中国农村控制项目(CRHCP)这项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首次证实,由训练有素的村医通过多方面的干预,将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在130/80 mm Hg以下,可以安全有效地将心疾病发病风险降低25%,总死亡风险降低10%。

而对于年龄在6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而言,同样的治疗目标可以将心风险降低36%、中风风险降低36%、风险降低61%,以及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降低46%。这一研究成果发表在心血管疾病领域的著名期刊 Cardiology上[1]。

简单来说,这个研究表明,由村医主导的多方面强化血压干预模式,能安全有效地降低老年和年轻高血压患者的心血管疾病和全因死亡的风险;也为将患者的治疗目标定在130/80 mmHg以下,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图片

▲论文首页截图

心血管疾病是最致命的疾病,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可预防危险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病率持续上升,从2002年的18.8%,增至2012年的25.2%,2018年进一步增至27.5%[2]。缺医少药的农村,已经成为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重灾区。

为了提高我国农村地区的高血压控制率,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孙英贤团队牵头组织了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在2018年5月8日至11月28日期间,研究人员在我国326个村庄招募了33995名40岁以上(平均年龄为63岁)、收缩压 140 mm Hg或舒张压 90 mm Hg、未接受治疗的高血压患者参。

参与者按1:1被随机分入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的患者接受由训练有素的乡村医生所主导的多方面干预,包括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监测血压、改善生活方式、监督服药等健康指导;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

2022年,CRHCP的I期研究成果发布在《》上:证实经过18个月的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高血压患者的平均收缩压、舒张压分别多下降14.5 mm Hg和7.1 mm Hg[3]。

2023年,《柳叶刀》又发表了CRHCP的II期研究结果:随访36个月的数据[4]。这一发现为我国农村及全球类似地区的高血压控制,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案。

图片

▲随访36个月期间干预组(蓝线)和对照组(红线)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

这一次,孙英贤团队带来了随访4年且进行年龄分层的研究数据。他们不仅想了解干预方案在更长的时间里效果如何,还想知道这种干预方案对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效果和安全性。要知道,多方面的干预模式在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中的持续有效性和安全性还没有得到研究,随着全球步入老龄化,这个问题会变得越来越急迫。

在CRHCP中的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中,11289人被随机分到干预组,11097人被分到常规护理组;在6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中,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分别有6118人和5491人。

总的来看,在为期4.0年的随访时间里,干预组每年心血管疾病总发病率为2.2%,常规护理组为3.0%(HR,0.72;P 0.001)。

图片

▲不同年龄组随访4年间的血压变化

具体来看,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干预组有1133人发生心血管疾病(每年发病率为2.7%),而常规护理组有1433人(每年发病率为3.5%),干预组的心血管发病风险降低了25%(HR,0.75;P 0.001);干预组中有1111人死亡(年死亡率为2.5%),常规护理组中有1210人死亡(年死亡率为2.8%),干预组的全因死亡风险下降了10%(HR,0.90;P=0.01)。干预组患者发生中风的风险下降26%(HR,0.74;P 0.001)、发生的风险下降27%(HR,0.73;P=0.01)和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降低25%(HR,0.75;P 0.001)。

对于60岁以下的高血压患者而言,干预组的总心血管疾病发病率也低于常规护理组(1.3% vs 2.0%),患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36%(HR,0.64;P 0.001),中风风险降低36%(HR,0.64;P 0.001)、心力衰竭风险降低71%(HR,0.39;P=0.02)、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下降46%(HR,0.54;P 0.001)。

图片

▲不同年龄组心血管疾病和死亡风险比较

在安全性方面,不同年龄的两组之间在伤害性跌倒发生率、晕厥发生率和肾脏结果等方面也没有显著差异。

以上结果说明,无论是年轻高血压患者,还是老年高血压患者,由村医主导的多方面强化血压干预模式,都能安全有效地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和全因死亡风险。这也意味着,这种有效、可行和可持续的强化降压策略,应被纳入中国和全球医疗资源不足地区的高血压控制项目中。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