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p |
《神经病学》:p-tau又赢了!在早发性或非典型性痴呆症患者中鉴定阿尔茨海默病,血液p-tau217较FDG-PET准确性更高
来源:奇点糕 2025-01-06 10:42
[18F]FDG-PET和血浆p-tau217在鉴别参考标准AD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异性(均为70%),但是血浆p-tau217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和总体准确性。(AD)具有临床异质性,很难仅根据临床症状进行,大约有15%-30%临床诊断为AD的患者,在尸检时没有发现AD相关病理特征,表明临床诊断可能存在误差。除了临床症状之外,还需要结合病理学检查等其他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AD生物标志物的应用在临床实践中变得十分重要。尤其是对于早发性AD患者(通常指65岁之前发病)、症状不典型患者、有其他神经精神疾病共病患者来说,使用AD生物标志物可以更好地进行诊断。
淀粉样蛋白PET、脑脊液A 42、p-tau181,以及[18F]FDG-PET等生物标志物都属于常用AD生物标志物,但是指示的AD生理病理不太相同,适用的诊断场景也不太相同,其中血浆p-tau217对AD的诊断准确性较高,并且侵入性较小,具有成本效益和便捷性。
来自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比较了血浆p-tau217与核医学医师的[18F]FDG-PET视觉评分,在有早发性或非典型等临床表现的患者中,进行AD诊断的性能。
研究共纳入81名早发性或非典型痴呆患者,研究结果表明,[18F]FDG-PET和血浆p-tau217在鉴别参考标准AD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相似的特异性(均为70%),但是血浆p-tau217表现出更高的敏感性(97% vs 73%)和总体准确性(AUC 84% vs 72%)。
研究发表在《神经病学》杂志上。
研究对在加拿大麦吉尔大学老龄化研究中心接受评估的早发性或非典型痴呆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主要为年轻的痴呆患者(65岁及以下),以及临床症状为记忆以外的其他行为或认知症状的65岁或以上痴呆患者,每位患者都接受[18F]FDG-PET扫描和血浆p-tau217评估。
研究最终纳入81名患者,脑脊液生物标志物、[18F]FDG-PET和血浆p-tau217的测量结果之间的时间间隔中位数分别为5个月、5个月和4个月。
根据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淀粉样蛋白-PET和[18F]FDG-PET识别的AD和非AD患者血浆p-tau217水平
总体来看,在脑脊液生物标志物、淀粉样蛋白PET和[18F]FDG-PET诊断的AD患者中,AD患者的血浆p-tau217水平均高于非AD患者,表明血浆p-tau217浓度在不同的AD相关生物标志物检测中均表现出较强的相关性。
接下来,研究人员评估了血浆p-tau217与[18F]FDG-PET结果之间的一致性。根据脑脊液生物标志物,[18F]FDG-PET与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总体一致性为71%,血浆p-tau与脑脊液生物标志物的总体一致性为81%;根据淀粉样蛋白PET,[18F]FDG-PET与淀粉样蛋白PET的总体一致性为72.8%,血浆p-tau的总体一致性为85.2%。
[18F]FDG-PET和-tau217对淀粉样蛋白-PET阳性的鉴别准确性
用Roc曲线评估血浆p-tau217和[18F]FDG-PET识别样本中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和淀粉样蛋白PET阳性的准确性,分析显示,血浆p-tau217识别脑脊液生物标志物阳性的AUC为0.84,灵敏度为97%,特异性为70%,优于[18F]FDG-PET(AUC 0.72,灵敏度73%,特异性70%);识别淀粉样蛋白PET阳性的AUC为0.85,灵敏度为91%,特异性为79%,同样优于[18F]FDG-PET(AUC 0.73,灵敏度70%,特异性76%)。
总的来说,研究证明,对于由脑脊液生物标志物和淀粉样蛋白PET确定的AD病理,血浆p-tau217比[18F]FDG-PET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总体准确性。未来可以在临床实践环境中进行进一步研究。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相关报道
-
- 为何说吸烟是“隐形杀手”?Elife揭秘尼古丁驱动肠道干细胞癌变新机制,DBZ或带来治疗新曙光 (2025-01-21)
- Neurology :食用红肉会增加患痴呆症和认知能力下降的风险 (2025-01-21)
- Cell:一项大规模研究鉴定700种与抑郁症相关的遗传变异 (2025-01-21)
- Mol Cancer:科学家揭示多种类型癌症发生转移背后的特殊遗传驱动因素 (2025-01-18)
- Nature Aging:为什么我们的DNA也会“变老”? (2025-01-18)
- 连发两篇 Nature 子刊,司龙龙团队开发基于PROTAC的减毒活疫苗新策略 (2025-01-18)
- 西湖大学2025年首篇Nature:申恩志/吴建平团队首次揭示“RNA剪刀”的切割全过程 (2025-01-17)
- Sci Rep:网膜素 (2025-01-17)
- Nature Medicine:治疗朊病毒疾病——基因编辑带来的曙光 (2025-01-17)
- 大吃大喝后喜欢用运动来补救?最新研究:可能造成心脏损伤!高脂高热量饮食后,中等/高强度运动会促使体内脂质重新分配,增加心脏负担 (2025-01-1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